联系电话:13704003099     13704001399

政协会徽诞生的历史背景

浏览:505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4-08-15 分类:行业知识
1949年7月2日,新政协筹备会秘书处给文娱布置科科长钟灵发去一封信,信中决定交由他负责设计会徽,其含义为无产阶级所领导的以工农为基础的民主阶级大团结
政协会徽诞生于新政协筹备期间。1949年6月15日,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,筹备会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,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,成立民主联合政府,其中就有新政协的会徽制定工作。


1949年7月2日,新政协筹备会秘书处给文娱布置科科长钟灵发去一封信,信中决定交由他负责设计会徽,其含义为“无产阶级所领导的以工农为基础的民主阶级大团结”。


钟灵接到通知后征集会徽图案,筹备会选定了张仃和周令钊7月20日设计的图案。该图案庄严富丽,以一颗红光闪闪的五角星、四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和白色地球衬托的红色中国地图为中心,光芒四射的蔚蓝色天幕作背景,周围是红色缎带连接起来的瓦蓝色齿轮和金黄色麦穗。


张仃和周令钊对图案的原说明是:


  1. 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。

  2. 齿轮、嘉禾(即后来的麦穗)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。

  3. 四面红旗表示“四个阶级(即当时的四大阶级:工人阶级、农民阶级、小资产阶级、民族资产阶级)的大联合”。

  4. 地图表示新中国,背景光芒四射。此外,红星下面的“1949”四个阿拉伯数字,表示新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的年号;下面是“新政治协商会议”这个组织的名称。


这个设计图案经周恩来批示交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们传阅后,得到一致赞同,又经过综合草案之二、之三的意见,形成第四稿。7月25日,周恩来写信给筹备会副秘书长齐燕铭,表示“主席赞成此草案”,要求将此图标提交筹备会常委会传阅通过。对于这一稿,朱德批示“这个好(稍椭圆一点)”;周恩来建议,上面天蓝色“稍淡点”。


1949年9月,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,新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定名为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”。秘书处又对会徽草案第四稿进行了修改,缎带上的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”10个金色简体仿宋字,使用了新的名称。


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毛泽东批准,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使用政协会徽。政协会徽体现了“无产阶级领导的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级大团结”的精神。